(资料图)
苏报讯(记者 邹强)昨天,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有关情况和典型案例。苏州一则案例入选十大“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这也是全省法院入选的唯一案例。
本次入选案例为“微信抽奖”有奖销售行政处罚案,由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审理并裁判。原告优幼公司在微信公众号“趣游亲子游泳俱乐部”上举办抽奖活动。参与者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如果转发朋友圈邀请他人报名,还可以获得额外抽奖机会。王某夫妻抽中大奖,但领奖后却发现,奖品实物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片不一致,并且差距较大,因此向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举报。该局调查后认定,优幼公司兑奖宣传页面未明确奖品的价格、品牌等具体信息,导致消费者对奖品实际价格认知产生分歧。优幼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便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优幼公司不服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吴江区法院审理后认为,优幼公司举办的微信抽奖活动,虽不以消费为前提,但目的在于扩大公司知名度,宣传商品或服务,发掘潜在客户、获取更大利润,实质上是一种有奖销售活动,应当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市场监管部门认定优幼公司举办的微信抽奖活动属于有奖销售并无不当,最终判决驳回优幼公司的诉讼请求。一审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
近年来,苏州两级法院紧紧围绕苏州现代化强市建设,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司法担当,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依法规制“傍名牌”“搭便车”等行为。同时,积极争取省法院在苏州设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基地,制定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工作意见,开展“数字经济苏知护航”行动。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获批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增至8家。苏州知识产权法庭获评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