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成为各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今年来,江苏、浙江、重庆、湖北、四川等地先后出台了数字经济的“十四五”规划。在各省、市的“规划”中,均提出了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打造先进产业集群的相关举措,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加速发展核心产业集群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而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也成为多地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中锚定的发展目标。江苏、重庆、湖北、四川等地均确定了类似的目标,而在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则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湖北省期出台《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湖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10%,重点建成“四区两中心”,即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中部数字化治理样板区、数字生态活力区、全国数字商贸物流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中心。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数字经济建设的九大任务,主要从四个层面进行布局。其中,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层面建设数字经济主体骨架,包括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探索建立全省汽车制造大数据分析应用台等。根据规划,到2025年,湖北将初步建成“光芯屏端网”世界级产业集群,产值规模达到1.3万亿元,涌现一批世界级的数字经济企业与数字产品品牌,人工智能、卫星导航、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前沿创新、应用融合、新兴领域拓展等数字产业发展路径,新兴前沿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四川作为较早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展研究的省份之一,早在2019年就提出推动“芯屏端软智网”等数字核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实现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提升至10%左右的目标,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四川打造中国“存储谷”的部署安排,进一步提出加速发展“芯屏存端软智网”核心产业,四川将以201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为新起点,继续在提质、引强、补链、建圈等方面持续发力。

此外,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标定位上,重庆提出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浙江要形成数字安防、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江苏提出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力争达到1.6万亿元,物联网等产业集群达到世界先进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

数字经济引领就业结构变革

11月20日,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经人社部批复设立的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旨在助力重庆加快集聚数字经济人才,优化数字经济人才流动和配置,打破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瓶颈。到2025年,该市场将力争打造成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基地、全国数字经济人才输送交流台。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1100万,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数字经济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协同、开放、多边的经济模式,同时也在创造新增就业、优化就业结构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王小广认为,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的重要途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新就业模式将对就业形态带来全新影响,加快了相关行业就业比重的提升,该《报告》指出,从总体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占比明显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从数字经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新就业形态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而兴起,技术进步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提高生产率及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带来了新机会。(●长江商报记者 周舜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