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2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来自中央、省级的20多家媒体记者,组成湖北省“营商环境看实招”采访团,深入湖北鄂州多家企业进行实地探访。

2021年是鄂州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年来,鄂州接续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升年和攻坚年三大行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为企业带来“集约集成”贴心服务,多条经验在湖北省及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审批服务推行“极简模式”

一般情况下,项目取得土地《不动产权证》后,还得依次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才能开工。四证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遇到问题,就会延迟开工时间。

但在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联投新城集团党委副书记、华容投资公司董事长胡黎明告诉记者,鄂州市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颁发土地证同时核发“四证”,实现“五证同发”,不仅为企业节省了5个月时间,还节省了5000万元成本。

投资90亿元、省级重点项目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北临国家存储器基地,西接光谷“科技岛”,居于武汉、鄂州两市交汇融合的中心,是鄂州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桥头堡。

2020年5月项目启动征地拆迁,同年7月动工建设。今年6月25日,胡黎明在华容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大厅,当天便拿到办结的15个项目的《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成为鄂州市实现“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的首例受益者。

五证同时发,拿地即开工,用地零等待,鄂州推行的极简模式,让企业家们赞不绝口。同时,鄂州工业项目审批时间从30天压缩至1天、申请材料直降74%,市场主体获益良多。

鄂州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发展科科长万志宇介绍,为回应解决企业提出的各类诉求,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集成式服务,鄂州打造了中小企业网上台的高效集约服务,通过市区、部门联动,加强督查考核,确保企业诉求在5个工作日内得到回应。台运行一年来,共受理企业各类诉求439件,办理回复431件,帮助企业争取贷款1.6亿元,解决用工342个。

月均新增市场主体超千户

前不久,在鄂州市鄂城区税务局辅导下,湖北优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因经营需要,成功从鄂城区迁移到武汉市青山区,完成了税务迁移。这意味着鄂城区纳税人跨区迁移“自由行”已实现了向跨市自由迁移的升级。

今年4月以来,鄂城区税务局作为全省纳税人跨区自由迁移业务先行试点,不断优化办税方式,最大力度方便市场主体自由流动。半年来,共办理迁移92户,其中迁出58户,迁入34户。

据介绍,以往纳税人跨区迁移,税务部门要“先清税、后注销、再迁移”。如今,纳税人变更地址后,取消了迁移时清税注销、发票缴销等流程,原有涉税资格、发票信息和纳税申报义务全部保留,自动延续至迁入地,实现带票、带税迁移“自由行”。同时,推行“全程网办”,实现“零跑动”,办理时限从5到10个工作日缩短到0.5个工作日。

2020年以来,鄂州 “放水养鱼”,推行“免申即享”改革,大力度减税降费。截至今年9月,改革惠及企业7861余家,政策优惠资金5421万元。新增减税降费12.1亿元,免征3424家企业社保费用3.8亿元,落实疫情阶段优惠供电、天然气、自来水价政策,累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7720.62万元。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今年,鄂州对涉企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调、快结,均审理期限同比缩短28天,调解撤诉率高出其他案件7.2个百分点。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鄂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旗介绍,鄂州在湖北率先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操作指引》,对凡涉及航空物流、智能制造、冶炼加工等7大产业及重大项目建设的案件,必须进行经济影响评估,使司法措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上半年,鄂州全市法院对所有审理、执行的涉企案件均实行了经济影响评估,其中46件案件经评估后调整了司法措施,未出现一起因司法措施不当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事件。

好的营商环境才能促进企业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鄂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 11152户,同比增长23.61%。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2.343万户,同比增长10.25%。(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发自湖北鄂州)

推荐内容